Skip to main content
全球减速机市场格局洞察 – 前30厂家占比84% 工业自动化

全球减速机市场格局洞察 – 前30厂家占比84%

Interact Analysis 最新发布的《减速电机与工业齿轮箱》报告显示,全球减速电机及工业齿轮箱市场在连续三年增长后,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滑3.7%,降至 124 亿美元。受下游市场需求不振、去库存等因素影响,全球三大区域(亚太,欧洲、非洲及中东,美洲)市场表现低迷,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销售额下滑。在此环境下,市场头部企业得益于在产品技术、渠道、品牌认可度等方面的优势提升了市场份额,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趋于集中。 排名前三十减速机厂家合计占比84% 工业减速机与减速机电机作为传统且成熟的工业自动化产品,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Interact Analysis报告显示,在2023 年 - 2024 年期间,全球销售额排名前 30 的减速电机与工业齿轮箱厂商的格局基本保持稳定,合计营收占全球市场总收入的 84%,相比…
Yvonne Zhang
2025-03-11
2025年, 欧洲运动控制市场仍不容乐观 工业自动化

2025年, 欧洲运动控制市场仍不容乐观

2024年,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EMEA)的运动控制市场萎缩超过7亿美元,市场收入下降了13.5%。尽管全球市场在2025年有望复苏,但EMEA地区的前景依然挑战重重。其他地区在2025年都预计会实现增长,但EMEA地区预计收入还会进一步下滑2%。 俄乌战争给该地区带来了经济不确定性,此外,EMEA的运动控制市场如今正面临三角困境:终端投资不足,导致工业生产和对运动控制产品的需求下滑,同时市场仍处于去库存周期,又进一步放大了需求下滑的负面影响。 分析EMEA地区所面临的影响因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该地区未来走势。这不仅能够清晰解释EMEA市场下滑的原因,还有助于更明确地分析市场恢复增长的时间节点。 从资本投入说起 回顾2024年,EMEA地区的投资就已经显现出问题,成了经济的“拖累”。 下面这张图呈现了欧盟固定资产投资的季度增长趋势,清晰地反映了欧盟在设备、建筑、土地等关键资产领域投资的动态变化。 自 2022 年第一季度以来,欧盟对固定资产的资本投资陷入停滞 从图表可以看出,2022年第一季度起,欧盟市场的资本投资增长就大幅放缓,而这一时期恰逢俄乌冲突爆发。2023年全年,资本投资增长持续低迷,到加沙冲突爆发后的几个月,投资增长开始转为负值。 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使EMEA地区的经济形势更加复杂,降低了投资者信心。这种不确定性导致制造业企业扩张放缓,从而对工业生产产生了负面影响,运动控制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减弱。 资本投入放缓导致工业生产下滑 欧洲各地资本投入不足,如今直接反映在工业生产的下滑上。下图对比了欧盟和美国的工业生产价值指数,从2021年1月起追踪,清晰地呈现了上述冲突爆发后欧洲经济活动的起伏变化。 2023 年初美国和欧盟的工业生产轨迹出现分歧…
Yvonne Zhang
2025-03-05
2024年全球运动控制市场下滑6.9%,受去库存周期影响 工业自动化

2024年全球运动控制市场下滑6.9%,受去库存周期影响

根据IA最新《运动控制》市场报告,2024年全球运动控制市场收入同比下降6.9%,总销售额为123亿美元,同比减少超过9亿美元,而此前几年,全球运动控制市场曾经历高速增长。尽管下滑对市场造成短期冲击,但未来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仍保持在3.5%,表明市场处于调整阶段,而非长期衰退。2024年,制造业整体需求低迷,叠加大规模去库存周期,对运动控制产品供应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基于当前市场动态分析,目前运动控制市场已开始逐步稳定,并有望在2025年恢复增长。 疫情前的预测及新冠疫情引发的连锁效应 2019年,制造业疲软导致运动控制市场规模下滑4%。当时,IA预测该市场到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47%。但这一预测未考虑疫情冲击,因此其更能准确地反映市场在“正常”条件下的增长趋势。 2020年经济停摆后,制造业在2021年复苏,当年运动控制市场收入同比增长近22% 运动控制市场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经历了剧烈波动。 2021年市场表现与此前预测大相径庭。需求飙升至历史新高,供应商产能不足,客户虽采购意愿强烈,但因供应短缺难以及时获取产品。这导致了恐慌性购买蔓延,客户在2021年和2022年期间过度下单。 过度订购的后果:去库存 2023年,随着制造业产出下滑,此前两年过度采购的反向效应开始显现。积压订单在2023年逐渐消化,运动控制产品的新订单数量也下降。客户处积压了大量未消耗掉的运动控制零部件库存,而制造业需求的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库存问题。积压库存在2024年仍在被持续消耗,导致运控供应商收到的新订单大幅下滑,制造业产出增长与运动控制市场增长脱钩。 在对比整体制造业产出增长与运动控制市场表现时,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脱钩现象逐渐显现。 2021-2022年,运动控制市场的增长明显高于制造业生产的增长,表明运动控制市场的增长已超出实际需求驱动,用户“过度采购”,开始库存积压。 疫情前,运动控制市场与制造业产出增长高度相关。2021年过度采购现象出现后,两者开始脱钩。 2023年末,制造业产出增长与运动控制市场增长的交汇点标志着“去库存”周期的开始,并反映出2021年和2022年高速增长的反向效应。2023年,运动控制市场仅增长1%。由于制造业产出低迷,客户库存积压,需先消化库存才能产生新需求。这种市场环境为2024年运动控制供应商收入的显著下滑埋下了伏笔。 尽管短期波动,但长期预期保持一致 在2018年版本的报告中,我们曾预测2019-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5%,而2020-2024年,尽管市场经历了大幅波动,但长期趋势未变。结合新预测与历史数据,2019-2029年的长期复合年增长率仍为3.5%,与疫情前预测一致。 运动控制市场的长期复合年增长率与新冠疫情前后的预测保持一致。…
Yvonne Zhang
2025-02-27
2024全球储能项目市场回顾:主力市场持续领航,新兴市场加速崛起 工业自动化

2024全球储能项目市场回顾:主力市场持续领航,新兴市场加速崛起

Interact Analysis海外储能项目数据库显示,截至2024年底,海外累计投运项目超190GW,其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30GW,在整体装机市场占据了超七成的份额,电化学储能项目规模近51GW,占到近27%的份额。 2024年是海外储能项目市场持续扩张的一年,据统计,实际落地项目超58GW(在建及投运项目,不含户储)。从技术路线来看,电化学储能在落地项目中占比超95%,较2023年大幅攀升。电化学储能由于其技术灵活性、应用场景多样化、建设成本更低等优势,近年来装机量不断攀升,并且预计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将官宣、获批及在建项目纳入统计,电化学储能项目的占比将大幅提升至59%,超过抽水蓄能。 新兴市场崛起,多个国家启动首个储能项目。拉脱维亚首个公共事业规模电池储能项目启动;乌克兰首个电网规模电池储能项目启动;乌兹别克斯坦宣布将建设中亚首个公共事业规模电池储能项目等。2024年,从项目实际落地来看,美国、澳大利亚及英国在电化学储能项目的建设方面领先。 欧洲、中东及非洲(EMEA):新市场多点开花 2024年,电池储能项目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装机落地,新市场多点开花。这一趋势在欧洲、中东及非洲(EMEA)市场尤为显著。此外,在欧洲传统的户储为主导的市场中,表前大型储能项目正逐渐成为推动储能市场发展的新动力。 新兴市场招标 罗马尼亚:启动240MW/480MWh电池储能招标 保加利亚:启动两轮共计超过3GWh独立电池储能项目招标 黑山:启动300MWh电池储能招标 南非:启动615MW电池储能项目招标 表前项目为欧洲重点储能市场注入发展新动力 德国:新增超2GW电池储能项目(包括官宣/在建/投运项目) 意大利:新增超1.4GW电池储能项目(包括官宣/在建/投运项目) 美洲(Americas):美国依旧主导,智利积极推进…
Yvonne Zhang
2025-02-20
从产能到出货,锂电池市场预测调整 工业自动化

从产能到出货,锂电池市场预测调整

Interact Analysis长期追踪锂电池及相关制造设备市场,从锂电池产能与生产、出货、及制造设备等方面深入洞悉市场趋势与变化。在最新季度(2024年四季度)的更新中,我们全面更新了对相关市场的预测。 锂电池出货:短期上扬,中长期增速放缓 2024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353 GWh,同比增长23%,增速较第三季度预测上调1.7个百分点。这积极变化主要得益于储能需求的强劲拉动,中国、美国等重点市场的储能,特别是大规模储能项目,装机量超预期,为锂电池需求持续注入新的活力。在新能源车领域,欧美市场的表现欠佳,特别是欧洲因补贴政策调整和经济不稳定等因素,动力电池的采购需求下降。 长期看,全球锂电池出货量在2024-2029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预计为20.6%,较前预测值下调0.8个百分点。欧美对新能源产业政策的不确定性,新一届美国政府对新能源政策态度转变成为重要影响因素。美国作为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政策导向对产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若政策支持力度减弱,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和建设进度将受到阻碍,进而影响下游市场对锂电池的需求。 锂电池产能:短期与中长期预期双双下调 2024年全球锂电池产能预计达到2,967 GWh,同比增长27.6%,但增速较前期预测下降了2.1个百分点。2024-2029年期间,锂电池产能的复合年增长率也同步下调0.2个百分点,预计为17.6%。尽管前期对锂电池产能预期已经进行了下调,产能增速的持续下调主要原因在于产能过剩和需求放缓的双重压力。过去几年,锂电池行业投资热,大量资本的涌入导致产能快速扩张。然而,市场需求增长未能跟上产能扩张的步伐,尤其是在动力电池领域,部分企业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据统计2024年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57%,这无疑加剧了市场竞争,落后产能有待出清。同时,储能市场在部分地区也面临政策落地慢、项目开发难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产能消化。 锂电池制造设备:增长放缓,前景仍存机遇 2024年全球锂电池制造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10亿美元,同比增长3.3%,增速较前期预测下降了1.3个百分点。设备增速的放缓与锂电池产能和出货量的变化趋势紧密相关,锂电池产能扩张放缓,设备采购需求减少,此外,技术迭代节奏放缓也使企业在设备更新投入也更谨慎。 从2024-2029年来看,锂电池制造设备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到7.0%,较预测前值下调不到0.1个百分点。随着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逐渐走向商业化,生产工艺和设备需求与传统锂电池存在差异,将为锂电池制造设备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点击了解更多《锂离子电池及其设备制造》市场报告,或直接联系分析师Shirly Zhu
Yvonne Zhang
2025-02-18
电池回收设备:亚太领跑全球市场,市场格局仍较分散 工业自动化

电池回收设备:亚太领跑全球市场,市场格局仍较分散

受锂电池回收项目建设放缓影响,2024年全球锂电池回收设备销售额同比下滑。2023年年中开始的锂电原材料价格下跌、电池工厂扩张放缓,电池回收产能扩张速度显著放缓,而回收设备市场与新建回收产能具有强关联性,从而受到负面影响。但中长期来看,随着电动汽车及储能市场对锂电池需求持续攀升、相关政策法规陆续出台,回收项目市场中长期将趋稳,推动回收设备销售的持续增长。 亚太领跑全球市场 2024年,全球锂电池回收设备市场规模从2023年的约17亿美元降至15亿美元左右。预计2029年,全球锂电池回收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45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4.5%。 分区域来看,亚太地区是电池回收设备的最大市场,2024年销售额占到全球市场的八成,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庞大的回收产能建设。2024-2029年期间亚太市场预计将保持25.1%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9年达到约36.9亿美元;欧洲、非洲和中东(EMEA)预计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4.7%,到2029年达到约4.4亿美元的市场规模。美洲市场则预计保持18.9%的5年复合增长率,到2029年电池回收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8亿美元。 市场分散,龙头企业尚未显现 锂电池回收过程涉及到多种设备,包括前段处理中使用的电池检测设备、电池模块拆解系统、破碎分选设备,以及后段处理中使用的反应釜、压滤机、MVR蒸发系统、萃取系统、结晶器、烘干机等(注:湿法冶金设备,其为目前市场主流路线)。整体来看,目前回收设备市场仍较为分散,尚未出现类似锂电制造设备市场上整合型的龙头企业,市场格局未定,市场潜力有待充分释放。 从企业端来看,由于回收设备中包括一部分通用设备,这为一些原本主要为制药和化工等行业提供生产设备的制造商提供了进入电池回收市场的机会,例如MVR蒸发系统制造商亚光股份以及压滤机制造商景津装备,电池回收已成为其设备的重要应用场景。此外,一些大型的电池回收公司,例如天奇股份,也开始自研部分电池回收设备。而除了单机设备外,一些厂商同样提供设备集成解决方案,这主要体现在前段处理流程上,许多厂商都提供从电池模块拆卸到放电再到破碎分选的整体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池回收市场,中国高速扩张的新建产能对电池回收的效率和安全性提出更高需求,前段处理中,“柔性拆解”为电池回收及其设备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池回收市场,高速扩张的新建产能对电池回收的效率和安全性提出更高需求,前段处理中,“柔性拆解”为电池回收及其设备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后段处理方面,面对目前主流的湿法冶金技术仍存在的能耗较高、废水处理复杂等问题,部分厂家在采取低温工艺和余热回收等节能方法的同时,也在持续探索其他技术路线,如生物冶金工艺等。未来市场或将出现不同冶金技术结合的场景,形成更加高效绿色的电池回收解决方案。在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电池回收的趋势下,技术领先、具有产业链整合能力的企业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及技术挑战,在市场的快速扩张中占据有利地位。 点击了解更多《电池回收》市场报告,或直接联系分析师Renee Ju
Yvonne Zhang
2025-02-18
运控市场新亮点:磁驱输送与设备集成机器人 工业自动化

运控市场新亮点:磁驱输送与设备集成机器人

2024年,全球机械设备行业面临了严峻挑战。需求不振是海内外市场普遍问题,欧美的高利率也抑制了当地新设备投资。由于设备OEM多有零部件库存积压,导致运动控制等自动化零部件的销售受到的冲击更大。尽管如此,仍有新兴领域在推动运动控制行业的前进。各运控企业积极在这些方向开发新产品、建立合作关系,新玩家也在入局,为市场注入了活力。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两个今年备受关注的运控产品应用领域:磁驱输送系统和设备集成机器人。 磁驱输送系统 磁驱输送又称磁悬浮柔性输送、智能输送技术,由多个“动子小车”作为输送载体,可以分为线性系统和平面系统。线性磁驱系统的市场在过去三年中增长迅速,全球销售额从2020年的2.37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4.88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全球线性系统的销售额将突破11亿美元,达到2020年市场规模的近五倍。相比之下,平面磁驱系统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2023年销售额接近2000万美元。 自2020年Interact Analysis开始追踪全球磁驱输送市场数据以来,食品、制药和普通包装行业一直是磁驱输送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然而,近两三年中,磁驱输送产品在亚洲市场的快速普及,以及来自电池、电子行业需求的大幅增加,已经改变了市场格局。 市场增长的势头吸引了许多新公司的入局。与2022年相比,2023年磁驱输送市场的供应商数量几乎翻了一倍。2024年,又有十多家新公司推出了新的磁驱输送线产品,海内外市场皆有新公司加入。近期,德国知名的减速机与自动化零部件厂商SEW Eurodrive和旋转分度台制造商TAKTOMAT推出了其合作的磁驱输送线,配套的是SEW的运控产品。TAKTOMAT的主要客户群体来自汽车行业,因此预计新推出的磁驱输送线系统将在汽车行业中得到应用。 磁驱输送市场目前正处于新兴发展期,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格局尚未最终确定,新兴供应商目前所占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尽管如此,我们预计这些新参与者将在未来增强其在本土市场的竞争能力,尤其是在中国、日本和欧洲等区域市场。 线性智能输送系统的供应商市场正在迅速扩张,尤其是亚太市场 除此之外,Interact Analysis还访谈了一些计划在未来几年推出磁驱输送产品的企业。这些公司主要是运动控制零部件的供应商,包括生产直线电机和伺服产品的公司,或者专业的输送机制造商。2025年机械行业有望逐步走出低迷周期,我们预期全球磁驱输送市场销售额将恢复双位数增长,新供应商也将持续加入。 磁驱输送技术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带来对运动控制产品的需求。许多供应商并未直接推出磁驱输送系统产品,而是选择为磁驱系统厂商提供关键零部件,例如在平面输送系统上,多家自动化公司,包括罗克韦尔自动化(Rockwell Automation)和西门子(Siemens)等,与专业制造商Planar Motor Inc.(PMI)建立合作,为PMI的系统配套提供伺服驱动和控制器。…
Yvonne Zhang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