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第八届全球非道路移动机械技术峰会 商用车商用车

第八届全球非道路移动机械技术峰会

2025.4.22~4.23 JTNDc2NyaXB0JTIwY2hhcnNldCUzRCUyMnV0Zi04JTIyJTIwdHlwZSUzRCUyMnRleHQlMkZqYXZhc2NyaXB0JTIyJTIwc3JjJTNEJTIyJTJGJTJGanMtZXUxLmhzZm9ybXMubmV0JTJGZm9ybXMlMkZlbWJlZCUyRnYyLmpzJTIyJTNFJTNDJTJGc2NyaXB0JTNFJTBBJTNDc2NyaXB0JTNFJTBBJTIwJTIwaGJzcHQuZm9ybXMuY3JlYXRlJTI4JTdCJTBBJTIwJTIwJTIwJTIwcG9ydGFsSWQlM0ElMjAlMjIxMzk1NzExMjQlMjIlMkMlMEElMjAlMjAlMjAlMjBmb3JtSWQlM0ElMjAlMjI0OGNjYzA2MS01OTkzLTRmZGYtYTY2Mi0xY2ZhNDEyOTNhZjklMjIlMkMlMEElMjAlMjAlMjAlMjByZWdpb24lM0ElMjAlMjJldTElMjIlMEElMjAlMjAlN0QlMjklM0IlMEElM0MlMkZzY3JpcHQlM0U=4月22日,在第八届全球非道路移动机械技术峰会上,Interact Analysis首席分析师朱俊卿(Shirly Zhu)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了全球非道路设备市场的电动化趋势。 全球电动非道路设备销量将超过40万台 电动化是德国宝马展的一大热点,海外各大工程机械制造商纷纷推出全电动及零排放设备,涵盖多品类产品,形成规模化市场布局。此外,中国制造商也携电动化产品强势亮相,通过深度本地化适配积极应对欧洲市场准入挑战。 从市场表现看,受中国市场推动,2024年全球电动非道路设备销量突破1.5万台(不含叉车、高空作业平台)。预计到2035年,其销量将超过40万台,但渗透率仍不足10%。亚太地区在电动化设备销量上远超美洲、欧洲、非洲及中东。未来5-10年,电动非道路设备的销售区域将不断扩大,而中国将持续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纯电动占主导,电动化设备日趋多元化 工程机械,如装载机和紧凑型挖掘机,引领非道路设备电动化发展,2024年其销量占比超九成。电动农机(主要是拖拉机)有望迎来高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销量占比接近一半 --- 主要是由于农机数量庞大,电动化渗透率远低于工程机械。 中国在全球非道路设备市场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的非道路设备(不含叉车、高空作业平台)销售与生产国,2024年产量占比超1/5,且是最大的出口国。同时,我国非道路设备供应商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也在不断提升。 中国电动非道路设备销量保持高速增长 预计到2035年,我国电动非道路设备销量(不含叉车、高空作业平台)将接近12万台,保有量超60万台,持续稳居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工程机械仍是电动化主力,继装载机后,挖掘机、农机、矿卡也将加速电动化进程。
Yvonne Zhang
2025-04-23
关税重压下,非道路设备市场面临新的挑战 商用车

关税重压下,非道路设备市场面临新的挑战

2025年宝马展(Bauma 2025)于4月7日至13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Interact Analysis海外分析师团队参加了本次德国Bauma。此次展会的举办时机恰到好处,为深入探讨特朗普关税对非道路设备市场的影响提供了绝佳机会,以下是他们对本次展会的观察和见解。 需求受到影响 2025年本应成为非道路设备行业在经历了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及2024年的艰难困境等一系列冲击后稳步复苏的关键之年。然而,当下行业最为忧心忡忡的问题是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全球非道路设备及其零部件需求的冲击。 全球股市因贸易紧张局势的加剧而普遍走低。标普500指数、日经指数和富时100指数在特朗普总统宣布加征关税后的当周,均下跌约10%。 关税具有通胀效应,会增加消费者成本,减少可支配收入,进而抑制消费品需求,连带影响仓储和叉车等领域的需求。若企业自行承担关税成本,盈利能力将受损,从而减少对资本项目或设备的投资。 以美国为例,其经济在步入2025年之际已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在我们即将发布的《非道路设备》报告中明确指出了这一点: 近几个月来,美国建筑总支出同比增长一直在放缓,并有下滑至负增长的趋势 过去一年,主要受借贷成本上升和高通胀的拖累,美国住房许可的12个月滚动平均数持续低迷 2025年,美国建筑机械新订单已呈下降趋势,但库存依然居高不下 关税势必将推高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成本,并进一步拉高机械设备的价格。对于当前本就摇摇欲坠的美国非道路设备市场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2025年或许将成为该市场极具挑战性的一年。但是,难道就真的没有转机了吗? 非道路设备制造商将何去何从? 尽管关税的细节仍未完全明确,制造商们已经提前数月着手布局应对。本届德国Bauma为我们展示了工程机械设备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在应对关税问题上的策略与举措。 成本分担。OEM厂商已主动向零部件供应商提出请求,希望其在必要时承担关税带来的全部成本。这一行为表明,OEM厂商正努力避免将额外成本转嫁给终端用户,以维持产品价格的稳定。实际上,供应商可能会尝试与OEM共同分担这部分成本。在当前形势下,沟通至关重要,OEM厂商需要确保其合作伙伴能够与他们并肩作战。…
Yvonne Zhang
2025-04-18
永恒力领跑欧美非道路设备电池市场 商用车

永恒力领跑欧美非道路设备电池市场

Interact Analysis 发布了《非道路设备动力总成系统零部件》报告,深入洞察全球不同地区、配套不同非道路设备的动力零部件市场。 我们将分上下两篇介绍欧美地区配套非道路设备的电池以及驱动电机市场现状及趋势。 永恒力独占鳌头,欧美非道路设备电池市场格局多样且多变 当前EMEA 和美洲非道路设备用的动力电池系统市场正处于快速演变阶段,永恒力、博格华纳(Borg Warner)、佛吉亚动力(Forsee Power)、特恩泰德(Turntide)、沃尔沃(Volvo)和万迈科技(Wamtechnik)等企业均跻身前十。 永恒力荣登欧美非道路设备电池系统配套的榜首,主要得益于其在工程机械领域核心客户群的电动化设备的出货量高(这还并不包含配套其电动叉车的电池业务)。同时,该公司成功实现了电动叉车核心技术平台的战略延伸,将其成熟的电驱动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创新应用于小型工程机械细分市场。但当前永恒力尚未涉足大型、高压非道路设备领域。 从市场规模观察,专业电池系统供应商数量已从两年前的寥寥数家快速增长至20余家,市场潜力的加速释放。然而,现阶段多数企业仍面临客户集中度过高的结构性风险,主要业绩依赖1-3家核心客户,这种市场特征预示着未来行业排名可能出现明显的波动。整体而言,随着新进入者持续增加和技术路线逐步成熟,动力电池组市场或将步入新一轮洗牌期。 永恒力目前占据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以及美洲地区非道路设备电池的主导地位,占有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我们认为,未来,在非道路电动设备电池组市场的领军企业,必须具备三大核心优势:可靠的品质保障、强势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出色的技术实力。具体而言,这些企业需要:1)采用模块化平台架构实现规模效应降本;2)通过系统集成创新优化电池组整体成本结构;3)建立战略性的电芯供应生态链。该细分市场具有独特的定价逻辑——基于非道路设备特有的小批量生产模式、高度定制化需求以及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要求,其合理的价格溢价空间被市场广泛认可。Interact Analysis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欧美地区非道路设备电池系统均价仍保持在300美元/kWh以上(定制化解决方案溢价可达50%以上),预计到2030年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均价将逐步回落至200美元/kWh区间,但仍将显著高于乘用车市场水平。 电池成本下降是非道路设备电动化破局关键之一…
Yvonne Zhang
2025-04-10
2024年,印度约80%的进口装载来自中国 商用车

2024年,印度约80%的进口装载来自中国

Interact Analysis持续追踪全球重点市场的非道路设备进出口动态(设备进出口数据源于海关统计,含二手设备),本文将回顾2024年印度装载机的进出口状况。 近80%进口装载机来自中国 2024年,印度进口超1,100台装载机,总金额近0.9亿美元。整体来看,印度装载机进口市场在年内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进口数量及金额在第四季度出现明显增长,10-12月进口金额均超过1200万美元,数量均超130台。中国原产的装载机是印度进口的最大来源,金额达到装载机进口总规模的近四成,而数量则达到了近八成。除中国本土品牌(如柳工)外,印度进口的斗山山猫(Doosan Bobcat)及卡特彼勒(Caterpillar)装载机主要来自于其位于中国的生产基地。 品牌方面,斗山山猫(Doosan Bobcat)、柳工及卡特彼勒(Caterpillar)位居进口品牌前三,合计占比超过60%。但从金额端来看,沃尔沃(Volve)、卡特彼勒(Caterpillar)以及山特维克(Sandvik)分列进口金额前三,合计占比超过50%。 整体来看,印度进口的欧洲品牌装载机以大型设备为主,单价高,主力机型包括沃尔沃(Volve)的L150H以及山特维克(Sandvik)的LH621I矿用地下铲运车。进口的斗山山猫(Doosan Bobcat)及柳工的装载机则主要集中在小型设备,主力机型包括斗山山猫(Doosan Bobcat)的S450滑移装载机以及柳工的820TE电动装载机。 欧美品牌强势领跑装载机出口 2024年,印度向全球近140个国家及地区出口超2.2万台装载机,出口总金额近7亿美元。出口市场整体呈现平稳态势,数量峰值在5月出现,5-7月出口数量均超2,000台。从出口目的地来看,欧洲、中东及非洲(EMEA)是最主要的出口地区,出口金额占比超过50%。但从国家来看,美国是印度装载机最大的出口目的国,金额占比近两成,数量占比超两成。 品牌方面,欧美品牌强势领跑出口市场,卡特彼勒(Caterpillar)、杰西博(JCB)以及凯斯(CASE)在出口金额及数量方面均列前三。出口的主力机型包括卡特彼勒(Caterpillar)的216B系列滑移装载机、杰西博(JCB)的3CX以及凯斯(CASE)的570SV 反铲装载机。结合出口目的地来看,卡特彼勒(Caterpillar)主要出口到美洲地区(主要是美国),杰西博(JCB)以及凯斯(CASE)的最大出口地区均为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EMEA),特别是中东及非洲市场。 除了这些较早进入印度市场且实现本地化生产的外资品牌外,印度本土品牌(如Mahindra)也在印度装载机出口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整体来看,印度装载机出口市场以中小型设备为主,单价相对较低。…
Yvonne Zhang
2025-03-13
外资领跑,印度挖掘机出口规模三倍于进口 商用车

外资领跑,印度挖掘机出口规模三倍于进口

印度一直是全球工程机械的重点国家市场之一。2014年以来,印度政府持续推进“印度制造”计划以提升本土制造业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近年来,印度的工程机械行业也逐渐由进口导向转向出口为主。 Interact Analysis持续追踪全球重点市场的非道路设备进出口动态(设备进出口数据源于海关统计,含二手设备),我们将分上下两篇文章,回顾2024年印度挖掘机及装载机的进出口情况,本文聚焦于挖掘机。 2024年印度挖掘机出口是进口的三倍 2024年,印度向全球近100个国家及地区出口超1万台挖掘机,相当于其进口数量近3倍;出口总金额超6亿美元,是进口金额的约3倍。2024年印度挖掘机进出口市场整体表现平稳,进口市场在第四季度明显增长,10月-11月印度挖掘机进口数量达到峰值,月进口数量均超过350台。从出口端来看,2024年下半年印度挖掘机出口金额及数量显著高于上半年,出口数量峰值在9月出现,当月出口挖掘机超1000台。 进口方面,印度主要从亚太地区进口挖掘机,其中原产于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挖掘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24年在整体进口金额和数量的占比均超过90%。从出口端来看,欧洲、中东及非洲(EMEA),尤其是中东及非洲,是最主要的出口地区,出口金额占比超过50%,加纳是2024年印度挖掘机最大的出口市场,金额及数量占比达到近三成。 国际品牌竞逐印度进出口市场 中日欧品牌成印度挖掘机进口主力。从进口数量来看,2024年日系品牌久保田(Kubota)、日立(Hitachi)、洋马(Yanmar)是印度进口挖掘机最多的三个品牌,合计占到总进口量的近50%。但在金额方面,沃尔沃(Volve)、三一、日立(Hitachi)是进口的前三品牌,金额占比超过50%。 整体来看,印度进口的日本品牌挖机以小型设备为主,单价相对较低,进口的主力机型有久保田(Kubota)U30-6、日立(Hitachi)ZX33U系列,以及洋马(Yanmar)VIO30-7等。但沃尔沃(Volve)及三一品牌的进口挖掘机则集中在大型机型,如沃尔沃(Volve) EC550EL、以及三一SY870H,单价相对更高。进口的沃尔沃(Volve)挖掘机主要来自于其韩国的生产基地。 外资领跑印度挖掘机出口。2024年,现代(Hyundai)、杰西博(JCB)以及小松(Komatsu)是印度挖掘机出口金额前三的品牌;如果从出口数量来看,杰西博(JCB)则位居第一。这些品牌均较早进入印度市场并持续深耕,并且实现了本地化生产。除海外品牌在印度建厂之外,印度本土品牌(如Mahindra)及合资企业(如Tata Hitachi)也在印度的挖掘机出口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点击查看IA全球非道路市场进出口数据库。
Yvonne Zhang
2025-03-07
五国领跑,部署了全球80%加氢站 商用车

五国领跑,部署了全球80%加氢站

近年来,加氢站建设已然成为关乎氢能在交通领域广泛应用的一个紧迫问题。Interact Analysis 最近发布了《全球加氢站》报告的最新季度更新。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共部署了1,369座加氢站,另有416座加氢站处于规划或建设中。 加氢站网络不断扩张,但仍高度集中 2024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建设加氢站——8个国家和地区启用了它们的首座加氢站。然而,全球加氢站的部署仍然高度集中。到2024年底,13个国家拥有超过10座加氢站,占全球总数的94%。中国、韩国、日本、法国和德国各建成投运了超过100座的加氢站,合计占全球总数的79%。 截至2024年底,13个国家投运了超过10座加氢站 从地区来看,亚太地区拥有最大的加氢网络,截至2024年底,运营中的加氢站数量占全球总数的62%(849座)。中国、韩国和日本是运营加氢站数量排名全球前三的国家,占亚太地区总数的96%。此外,澳大利亚有15座加氢站在运营,其中大多数是具备制氢能力的制加氢一体站。 在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地区,截至2024年底,27个国家部署了412座加氢站。法国超过德国,成为该地区加氢站数量最多的国家*,占该地区加氢站总数的33%。德国约占该地区总数的30%。 同期,6个美洲国家共建成108座加氢站。美国12个州拥有86座加氢站(包括非公共加氢站),其中73座位于加州。此外,加拿大在2024年建成了10座加氢站,其运营的加氢站总数达到18座。 加氢站发展趋势亮点 在过去一年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趋势,这些趋势反映了不同国家氢能在交通领域的整体发展情况。 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氢站建设提速:2024年,中国部分地方政府开始对氢能源车辆实施免费通行政策,这将有利于长途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在加氢站方面,2024年有6座位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加氢站投入运营,此外有更多加氢设施在规划与建设中。 韩国液氢加氢站部署不断增加:2024年4月,仁川液氢加氢站(Incheon Gajwa LH2…
Yvonne Zhang
2025-02-18
灾难之年还是回归之年?2024年叉车市场展望 商用车

灾难之年还是回归之年?2024年叉车市场展望

根据Interact Analysis最新发布的《全球叉车市场 - 2024》报告,2024年全年叉车出货量预计增长0.3%,这是自2018年我们追踪叉车市场以来出现的增长率最低值。制造业的自动化需求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仍然受到全球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加上政治不确定性,这些因素一同导致了短期内订单减少或推迟。 2024年会是行业复苏前最糟糕的一年吗?我们如何评论2024年的叉车市场并期待未来?我们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2025年及长期展望:在经历了艰难的2024年之后,我们对2025年及以后的展望是什么? 预计在2025至2029年间,全球叉车市场出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3.9%,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自动化需求的持续上升,利率下降,消费者需求回升等。 预计2029至2034年间,增长率将继续维持在约5%。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制造业招工困难导致的人力短缺,自动化需求将持续增长。此外,电子商务将继续创造对全自动化解决方案的需求。 锂电池渗透趋势:叉车的市场低迷是否影响了锂电的渗透率? 2024年,尽管全球叉车市场增长缓慢,锂电池叉车仍实现了12.9%的同比增长。 从2025年开始,法国、德国、意大利的锂电池车型将占据市场的一半,西班牙将在2026年跟进。 全球来看,从2030年起,锂电池叉车将占年度出货量的一半以上。 中国叉车厂商在锂电叉车方面已经有了巨大的供应链优势,能够打入欧美成熟市场的车型逐渐从小型三类叉车拓展到一类平衡重叉车。 美国大选结果影响: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相关政策对叉车市场有何影响? 美国企业可能会在新关税实施前增加进口订单。这可能导致2024年剩余时间和2025年上半年的订单激增。…
Yvonne Zhang
2024-12-12
在建筑和农业机械市场的低迷时期中的四个机遇 商用车

在建筑和农业机械市场的低迷时期中的四个机遇

2024年,全球非道路设备市场遭遇了严峻挑战。2023年的过度生产和积压库存,与2024年多个终端应用市场的需求疲软相叠加,给设备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带来了巨大压力。尽管我们预计2025年市场状况将有所改善,但这种复苏预计要到2025年下半年,并且不会涉及所有领域。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前景一片黯淡。设备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或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发现机遇并取得成功。 一、布局电动化,为即将到来的市场反弹做好准备 2024年对于非道路设备市场而言已是挑战重重,而对于新兴的电动设备市场来说,情况更是如此,不过,我们认为现在正是加大投资电动化和替代能源设备的最佳时机。为什么呢?因为随着这些设备日益普及,它们在不同工况中的运行效率将成为产品差异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早期投资部署的公司将更懂得如何优化电动设备,以便最大化利用电池系统和抓住充电机会。而那些没有进行相关投资的公司,他们销售的产品在性能和易用性方面可能会明显落后。因此,即使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公司也需要为市场的复苏和技术转型做好准备,向低排放和零排放技术转型。即便研发预算有限,也应该寻找机会与行业内的其他公司、系统集成商或经销商网络合作,共同推进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优化。 二、升级解决方案 设备用户可能并不打算购买新设备。而对于一些设备运营商来说,资金紧张使得他们无法直接购买新设备,同时高利率也可能使得用户不愿意或无法通过贷款来购置设备。尽管如此,设备用户希望能提升设备性能或延长使用寿命。 在很多情况下,升级解决方案的成本通常远低于购买全新设备,为运营商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增加设备新功能或延长使用寿命。例如,发动机改造非常普遍,特别是在那些设备使用强度大的领域(比如采矿),或者设备运行时间要求极高的场合。最近几年,一些市场的运营商为了满足当地的排放标准和目标,开始转向电动动力系统,对整个动力系统的升级改造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升级解决方案不仅限于新的动力系统,还包括如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这些都被用作附加功能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例如,为挖掘机安装3D控制系统,或为拖拉机配备精准解决方案,这些都是运营商可以选择的较低成本的升级方案。 三、效率 燃油费用是所有设备运营商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油价自疫情以来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这直接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成本,甚至导致一些项目的取消。如果以色列和中东地区的冲突进一步加剧,可能会导致油价再次上升。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市场低迷期是推广设备保养和服务项目的最佳时机。营销商可以把提高设备效率与降低工程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联系起来。他们可以强调一些具体的维护措施,例如确保轮胎正确充气、定期检查服务、以及利用远程信息处理数据等。 运营商普遍希望将他们的设备升级为更高效的产品,但由于财务状况的限制,他们可能暂时无法承担。因此,找出那些有意向购买新设备但目前资金不足的客户,为他们提供服务,保持销售对话,并在短期内带来收入。同时,可以通过预告未来的产品更新,例如新的发动机和更高效的技术,来维持客户关系并为未来销售打下基础。 四、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在很多发达的国家,有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加之年轻人不愿意从事体力要求高的工作(比如建筑业和农业),导致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这就意味着,当年纪大的从业人员退休了,而没有足够的年轻人来接替他们的工作。…
Yvonne Zhang
2024-11-19
美国工程机械进口量中超过20%来自中国 商用车

美国工程机械进口量中超过20%来自中国

根据Interact Analysis的中国非道路设备进出口追踪数据库(数据口径为海关进出口数据(含二手设备):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对美国出口挖掘机、装载机数量分别达3.9万台、2.1万台,同比增加56.7%、325.3%,美国成为我国挖掘机与装载机的最大出口市场,分别占到总出口量的22.4%和22.2%。 那么,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在美国的进口市场中表现如何呢? 美国工程机械销量全球领先 根据Interact Analysis《非道路设备-2024》报告,2023年,美国的工程机械(推土机、挖掘机和装载机)销量同比增加4.8%,达25.6万台,连续两年超越中国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2023年占到了全球市场的24.6%。预计到2035年,美国市场年销量将超过30万台,是全球第二大的工程机械市场,仅次于中国。 美国工程机械市场依赖进口。据美国海关数据,2023年,美国累计进口工程机械设备(推土机、挖掘机和装载机)共计18.6万台,同比增长22.8%;出口量为8.6万台。2024年1-7月,美国累计进口工程机械设备11.2万台,同比上升1.9%,其中挖掘机占比63.4%,装载机占比34.4%,截至7月,美国进口挖掘机数量同比上升2.7%,进口装载机数量同比上涨1.5%。出口方面,截至7月,美国出口工程机械设备4.2万台,同比下降16.0%,出口装载机占比超七成。 美国工程机械市场进口格局 日本一直以来都是美国挖掘机进口的最大来源国。2023年,美国从日本进口挖掘机数量同比增长8.3%,占比58.7%,而我国以17.2%的占比超越韩国,位居第二。今年1-7月,美国从日本进口挖掘机数量占比进一步升至61.3%,从我国进口挖掘机数量同比增长29.2%,占比20.3%,稳居第二位。 此外,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装载机进口国。2023年,美国从我国进口装载机占比9.0%,较2022年提升3.8个百分点,排在第三位。今年前七个月,美国从我国进口装载机数量同比增长154.5%,占比大幅提升至20.3%,超过日本、英国成为美国装载机的最大进口国,三一、徐工机械在美国装载机市场崭露头角。同期,美国从日本、英国进口装载机数量分别同比下降42.2%、35.8%,分别位列第二、三位。 在美国工程机械市场上,本土品牌如卡特彼勒(Caterpillar)、约翰迪尔(John Deere)主导市场,就有能看到亚太企业如日本小松(Komatsu)、久保田 (Kubota)、日立(Hitachi)、韩国的斗山(Doosan)、现代(Hyundai)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写在最后 尽管中美贸易关系紧张,但目前两国在工程机械领域仍是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品牌在美国进口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卡特彼勒、约翰迪尔等美国工程机械龙头在中国的生产基地也是其全球生产和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不仅满足中国国内市场需求,还出口到美国及其他国家。…
Yvonne Zhang
2024-11-07
电动化趋势下的非道路设备用移动液压系统的三条路径 商用车

电动化趋势下的非道路设备用移动液压系统的三条路径

以下信息摘自我们最新出版的《非道路设备用移动液压系统》报告,概述了非道路设备用移动液压系统市场的最新动态,如需了解更多内容,请下载报告样本。 在非道路设备领域,大多数专业人士已经将动力系统的电气化视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尽管如此,关于电动化推进的程度、时间点和具体技术路径,各方意见不一。当讨论到电动化如何影响设备的工作性能时,专家观点变得更加多元和复杂。 许多非道路设备制造商(OEMs)认为,对液压系统进行优化升级——该系统往往也是非道路设备中效率最低的部分——是实现电动化目标的关键一步。相关改进措施既有提升现有液压组件的效率,也有彻底替换整个液压系统。每种方案的适用性均需要基于设备的大小、功能复杂度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而在我们看来,在电动化趋势下,未来非道路设备用移动液压系统的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电动动力系统与集中式液压系统的结合 电动动力系统与分布式液压系统的结合 用电动机替代液压系统 随着电动化趋势的推进,我们用数月时间与液压系统供应商、非道路设备制造商进行深入访谈,收集了关于不同系统适用性的宝贵意见。这些反馈帮助我们对各种系统的优劣进行权衡,并就它们在未来非道路设备领域的适用性提供了建议。 非道路设备动力系统电气化进程究竟有多快? 众多液压供应商面对电气化浪潮,心态不一:一些担忧其可能对市场构成威胁;而另一些则将其视为推动创新和实现产品差异化的机会。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希望首先分享我们对于非道路设备电气化趋势发展速度的看法。 以下是基于我们与非道路设备制造商的讨论、行业公告以及促进电动化的相关法规得出的预测。下图展示的电动化非道路设备未来市场预测摘自Interact Analysis年度更新的《非道路车辆》研究报告。 纯电动非道路设备的未来市场销量预测(不包括叉车和高空作业平台 – 目前已达到较高的电动化水平)。…
Yvonne Zhang
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