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全球移动机器人预测下调,宏观经济因素持续施压

机器人 & 仓储自动化

2025-01-02

Ash Sharma

常务董事

Ash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无人机、机器人和医疗技术等领域有近20年的研究经验,现担任Interact Analysis机器人和仓储自动化的高级研究总监。Ash负责组织开展机器人和仓储自动化领域的市场研究项目,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洞察和分析。

由于一系列宏观经济因素对于需求的影响,我们将2027年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的预测下调了18%。当前极具挑战的经济环境,使得制造业厂商和零售商都放缓了自动化投资计划。因此,我们不再预期在2027年之前AMR(自主移动机器人)的部署会快速增长。

在IA最新发布的《移动机器人-2024》报告中,详细分析了一下几个方面:疫情后各国政府所面临的困境、零售业在后疫情时期的调整、为何中国经济比预期更为疲软,以及汽车行业因电动车推广和接受速度缓慢而受到的冲击等。这些外部因素,叠加2024年将举行的60个国家选举、乌克兰和中东冲突等扰动,限制了移动机器人需求的增长。同时,由于移动机器人价格下降的速度没有达到预期,这也进一步减缓了市场的接受度。

尽管我们的短期预测变得更谨慎了,但展望到2030年,市场仍有两位数的增长潜力。为此,我们构建了乐观、中性和悲观三种不同情景的市场预测(见下图)。

在我们最为乐观的预测情景中,到 2030 年,全球移动机器人的出货量有可能接近 200 万台。

多重因素制约移动机器人市场的增长

根据我们对300位移动机器人用户进行的调查显示,他们普遍预计2024年在自动化方面的支出将比2023年增长18%。但是,2024年的国家大选,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以及不断发生的地缘政治冲突,预计会导致短期内支出的下降,而冲突仍将推高能源成本并扰乱供应链。

我们现在预测,客户对移动机器人的接受度将继续以线性增长而非指数增长的速度推进。尽管劳动力成本还在不断上升,但由于价格的下降速度将低于之前的预期,两个因素的叠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移动机器人需求爆发式的增长。同时,随着消费者逐渐回归到2020年前的购买习惯,导致所谓的“后疫情时代”调整期延长,且高通胀和高利率都会进一步影响消费者支出。

尽管如此,企业仍在推进自动化计划,以应对劳动力短缺、工资上涨和经济不确定性等风险,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韧性。移动机器人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相关的尽职调查和内部审查延长了销售周期。对于机器人供应商来说,这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一定的波动,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因此,我们预测,2024年移动机器人收入将达到55亿美元,,并在2030年之前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

中国市场面临严峻挑战

2023年,中国依然是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的最大市场,占全球出货量增长的70%以上,凸显了其作为制造业强国的地位。但由于中国地区移动机器人的价格相对较低,这一增长仅占全球收入增长的32%。国内需求疲软加快了中国供应商向国际市场扩张的步伐。欧洲和美国对中国供应商在其他行业(移动自动化之外)的低价竞争日益不满,这可能会引发关税的引入,从而影响移动机器人市场。不过,中国政府近期出台的刺激政策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推动国内需求增长。

移动机器人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依旧向好

尽管短期内移动机器人市场面临一些挑战,导致中期的增长预期不如之前乐观,但我们仍预计2024年到2030年间移动机器人市场将保持20-30%的年收入增长,整体的长期前景依然向好。2023年,全球移动机器人出货量增长了23%,接近15万台。

全球移动机器人的平均单价(ARPU)保持相对稳定,主要得益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产品及市场地域结构的变化。2023年ARPU仅下降了3.1%,与2022年的降幅相近。工业领域劳动力短缺和技能危机将有利于维持移动机器人的价格定位,同时,这让移动机器人在提高投资回报率方面变得更加容易了。

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成本上升推动对自动化需求

预计到2030年底,全球移动机器人的安装量将突破420万台,其中2030年一年内就将新增近100万台(不包括亚马逊使用的部分)。劳动力短缺依然是推动移动机器人需求增长的最大驱动力,特别是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制造业的近岸化和回流趋势而变得更加明显。

然而,高昂的前期成本、缺乏互操作性、与固定自动化系统的竞争以及高通胀和利率上升等因素仍是移动机器人普及的重大障碍。为了克服这些障碍,行业正在通过降低价格以及推出机器人即服务(RaaS)和租赁模式来降低企业采用移动机器人的门槛。

中国供应商主导市场,西方竞争者正在崛起

中国供应商继续主导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2023年贡献了全球近一半的移动机器人收入和三分之二的出货量。极智嘉(Geek+)、海康机器人(HikRobot)等公司在国际市场或国内市场都表现出强劲的增长。但这些公司主要在中国生产,因此可能面临美国(或及欧洲)未来潜在的关税风险。

尽管有众多并购,但整个市场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加集中,因为大多数并购发生在非移动机器人公司之间,如罗克韦尔自动化收购了Clearpath Robotics(OTTO Motors)。每年都有更多的供应商和工业公司推出AMR(自动移动机器人),因此,自2018年以来,前10大和前20大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几乎没有变化。

中国供应商继续主导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

结论:尽管面临挑战,市场依然蓬勃发展

尽管目前面临挑战,移动机器人市场仍有强大的增长动力,背后是劳动力短缺、工资上涨和消费购买模式及制造策略的转变等宏观因素的支持。市场长期趋势依然向好,将持续增长,我们预计2030年,全球将有超16万的台移动机器人被部署。

了解更多《移动机器人》报告,欢迎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报告样本,或请直接联系我们。